每天刷手机6小时,大脑会发生哪些可怕的变化?解读浅薄
作者:佚名 来源:xp下载站 时间:2023-01-21 17:42
前几天朋友发来他手机屏幕的使用时间,平均每天都在7个小时以上,而且95%的时间都用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和新闻资讯。
看完我本想嘲笑他一番,结果打开自己的手机一看,也没好到哪去,每天都在5个小时左右。怪不得时间不够用,原来都耗在这上面了,更奇怪的是,自己一点都没有察觉到。
周末往沙发上一躺,插上电源动动手指,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而且不仅不会觉得空虚,竟然还有些充实感。
其实,在我们沉迷于刷屏的时候,我们察觉不到的不止是时间的流逝,还有大脑的一些微妙变化,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一、行为成瘾
假设你在等公车,手机没电了,你可能会无聊地数站牌上的各个站点;又或者你去厕所,手机忘带了,你没准会拿着沐浴露瓶子看使用说明来打发时间。
这些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是度秒如年,浑身不自在。这也就说明了,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几乎已经到了成瘾的地步。
一般我们认为,能够让人上瘾的只有毒品、酒精这些极端的东西,刷手机、打游戏充其量就是打发时间,不存在成瘾性。但研究表明,这些行为成瘾下的大脑模式跟吸毒、酗酒是相同的。
它们都符合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快乐,当你沉浸在屏幕更新中,密集的爽点不断刺激着大脑的快感中枢,接着它开始释放多巴胺,给你带来强烈的愉悦感。
第二个阶段:学习,有了第一次,快感中枢会提醒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的回路,让它记住什么东西或者行为能带来快感,下一次该如何获取。
第三个阶段:期待,多巴胺有个特性,凡是让你感觉很爽的东西,它都会促使你再次得到,所以它也被称为“欲望分子”。这样一来,你会对让你兴奋的东西更加敏感,就像上面提到的等公车、上厕所都会成为触发器,让你不自觉地掏出手机。
第四个阶段:渴望,到这一步你会发现,即便刷手机没法像最初那样给你带来新鲜感和愉悦感,但你就是停不下来。因为你的多巴胺耐受性已经被提高了,当刺激消失时,多巴胺处于被抑制的状态,这种落差感会很难受。所以我们看那些瘾君子、酗酒者戒不掉,不是享受那个快感,而是难以忍受痛苦。
手机自然没有这个魔力,但手机背后的软件开发者,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
他们会通过大量的数据,给每一位用户进行精准画像,相貌身材、兴趣爱好、浏览轨迹,我们就像裸奔一样被他们实时监控着。这就是为什么,刚看完球赛就能收到球鞋广告的推送,刚想减肥就能看到小姐姐健身的视频。
手机比我们肚子里的蛔虫还要懂我们,一来我们会对它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二来我们也变成了开发者牟利的商品。所以网飞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中有一句话是,只有两个行业把他们的客户称为“使用者”——毒品和软件。现在想想,很值得细品。
二、专注力缺失
读完《战争与和平》需要多久呢?看书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星期,但如果你在网上搜相关视频,10分钟就能看完。还嫌慢的话,你还能1.5倍速观看,只需要6分40秒。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家弗里德曼,说自己再也读不了《战争与和平》了,他已经丧失了通读长篇的能力。甚至连三四段的博文都觉得内容太多,很难聚精会神地读下来。
很显然,我们的阅读习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从“深阅读”变成了“浅浏览”。
看书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跟着连贯的文字进行线性思考,再加上书籍的文字功底一般比较深厚,我们很容易沉浸其中。就是心理学家米哈里所说的“心流”的状态,全情投入物我两忘,不知不觉就看了一上午,这种阅读方式被成为“线性阅读”。
但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内容、广告、导航栏、超链接,都集中在一个6英寸左右的屏幕里,再加上时不时弹出的微信消息、短信提醒。它们每一个存在的目的,都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抢夺我们的注意力。
毕竟跟停留时间比起来,点击量对开发者来说更重要,跟在一个页面停留10分钟的用户比起来,他们更喜欢同样时间点开了10个页面的用户。所以他们不在乎你是否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更关心你的浏览数据能卖多少钱。
短视频也是一样,最初的15秒时长限定,很大程度上考虑了现代人越来越稀缺的注意力。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专注时长从2000年的12秒降低到了8秒,所以即便是15秒的短视频,不感兴趣的话,我们很可能看不完一半就划掉了。
这种“非线性”阅读方式,完全是碎片化的,一方面是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大脑神经系统悄然变化的直接证据。《浅薄》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三、思维的浅薄
你天天去健身房,就会发现自己的腹肌变多了、身材变好了。大脑也是一样,当然了,额头上练不出6块肌肉,但大脑的结构和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行为习惯而改变,也就是说大脑拥有极强的可塑性。
《刻意练习》里有个例子,伦敦的路很奇葩,几乎都能让导航陷入瘫痪,但伦敦的出租车司机还是可以凭借人脑导航,带你去任何地方。神经系统科学家观察了他们的大脑跟普通人大脑的区别,结果发现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比普通人大一些,而海马体恰好跟记忆有关。长年的空间记忆就像训练一样不停地刺激海马体,强化了其中的神经连接,让其逐渐膨胀。
现在我们来看看,内容的呈现从书面到互联网,是如何塑造大脑的。
200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扫描仪分析了人们在看书时大脑的反应。他们发现,读者会把文字所描述的情节,在大脑中模拟一遍,也就是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化的场景。另外,读者也会把自己的现实经历跟书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把自己代入进去以便更好地吸收,可以说是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视觉皮层需要在几毫秒内快速识别文字,并转换成便于理解和存储的视觉图像。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大脑也会越来越擅长解析文本。所以看的越多,就能看的越快,也越容易理解深度内容。
到了互联网时期,内容变成了立等可取的快餐。滑动鼠标、触摸屏幕、消息提醒,互联网调动了更多感官的参与,让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都参与其中。为了应对持续稳定的刺激输入流,大脑会建立一个灵敏的响应系统,这样一来,深度阅读的能力就被弱化了。
我们看到满屏的文字和毫不相干的广告,很可能没有耐心看完。所以就有了图片、视频的形式,这样一来大脑就不用再解析文字了,而是被动地接收图像。就像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器,看见什么就接收什么,没法做出复杂的信息处理。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完一个视频,在转述时感觉内容都在大脑里,但就是很难完整地表达出来。就是因为复述文字内容时,大脑直接调用了当初加工文字信息的记录,而复述视频时,大脑要把图像转换成文字,显然难得多。
四、记忆的衰退
咱们都知道,人的记忆分成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三种。短期记忆就好比你记一个电话号码,打完就忘了;工作记忆就像高考前复习的知识,毕业后都还给老师了;长期记忆是把记忆存储在大脑皮层了,比如乘法口诀,想忘都忘不掉。
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是有质的区别的,长期记忆必须要形成新的神经回路,也就是大脑发生了生理上的变化,但短期记忆就没有个过程。
有些大神一说话,就给人一种知识渊博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把知识存储到长期记忆中了。而形成长期记忆,就需要长时间的巩固记忆过程,比如不断学习、频繁调用。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就是长期积累。
上网的时候,信息流奔涌而来,网页上的各种超链接,还时不时有邮件、微信等消息,同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太多了,大脑处理不过来,也就保存不了这些信息。
所以有时候咱们刚看完一篇网文,关掉之后就忘得差不多了。然后我还有个习惯,喜欢把不错的内容先收藏一下,过后再看,不过它们基本都在收藏夹吃灰。没有巩固记忆的过程,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长期记忆。
现在有任何问题,网上一搜都能找到答案。知识的易得性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想法,既然动动手指就能找到,何必要记下来呢。手机就像一个外接硬盘,我们把原本应该存储到大脑中的信息,外包了出去。
这样做看似是在为大脑记忆减负,但也来带了两个弊端:一是记忆能力的下降,由于大脑的可塑性,经常刷屏,大脑适应精力分散的能力提高了,很少训练记忆,记忆能力自然也就下降了;二是外包的记忆并不能真正利用,大脑记忆并不像电脑存储的文件夹那样相互独立,而是一个个零散的模块彼此再建立起联系,也就是说大脑里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记住的知识,不是加法式的积累,而是能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这一点手机是做不到的。
传播学领域的天花板麦克卢汉提到过,媒体不仅仅是信息通道。媒体提供思考的素材,同时它们也在影响思考的过程,而如果过度依赖媒体,人们或许会失去思考的能力。
当然,咱们不是罗列手机互联网的罪状,而是通过客观事实阐述其对大脑的一些影响。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利用手机,传递信息、打发时间、获取一些碎片化知识,但最好不要沉迷于此,毕竟分散些注意力、消耗点时间倒也不算什么,但大脑不好使了,就真的麻烦了,对吧。